情人岛

情人岛提倡真爱关爱,帮助两颗寂寞的心相互靠近,用爱和帮助温暖彼此,享受幸福。免费注册    登录
关闭免费领20颗情人豆

情人岛正式上线微信小程序,手机上交友更方便,无需下载,微信扫一扫进入,有免费聊天室,更有免费领取小程序专享礼包——20颗情人豆。点击扫一扫领取,手机找情人还可以直接访问:m.7rdao.com

论贞和红杏出墙
策划大师 发表于2011/4/10 6:24:28 | 人气:加载中……

策划大师

66岁 183cm 浙江杭州

抱团养老策划中,午令午留另尔令尔起。

查看详细资料
  前些时候,上海的柏阿姨语出惊人,在一期电视节目中告诫未婚女青年,“贞是女孩给婆家最贵重的陪嫁”。此语一出,随即在网络上引来无数自称“非处”女青年的围攻。今天偶然间又看到一个很火的帖子,标题是“女人红杏出墙是社会进步”,有不少人跟帖讨论,估计作者不是女性,也会是一个女权主义者。
  
  我不是卫道士,也不是女权主义者,所以无法苟同以上两种观点,柏阿姨过分强调贞显然是受她之前走过时代的局限,认为女人红杏出墙是社会进步和现在的社会思潮也不是没关系,它们不约而同的走向了两个极端,前者摧残人性,后者挑战伦理底线。
  
  贞问题主要是来自男人的情结,不少人认为中国自古以来,女人就是被养在深闺,遵守三从四德,出阁前守身如玉,基本不和外边男人接触的,以至于现在很多男人仍割舍不下内心的情结。
  
  女性长期以来在男权社会中所受的非人待遇,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积淀在一个民族的记忆里,也就是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。男人要求女人贞洁天经地义,女人也把贞洁看成自己最宝贵的东西,甚于生命。这种事例在每个朝代的烈女传中层出不穷。很变态的是,有些地方在洞房花烛夜还有试红的习俗。
  
  其实,在更早之前,准确的说是在南宋之前,古代社会还是很开放的,我们在当时一些文学作品中就能窥得些端倪,《诗经》中的一些爱情诗就是明证,青年男女自由恋爱,当时民间有许多节日聚会,如郑国的修葺节,陈国的巫风舞,卫国的桑林祭,这些节日都是男女青年欢聚的好机会,男女青年在这时赠花、约会,尽情地游春玩耍。在郊外恋人野合,有时不可避免都是有史料记载的。
  
  朱熹在《诗集传》上说,“郑国之俗,三月上巳之辰,采兰水上以拔除不祥……盖淆水之外其地信宽大而可乐也,于是士与女相与戏谑,且以勺(芍)药相赠而结恩情之厚也。”
  
 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理学的确立,尤其是理学被官方意识形态化后,才出现“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”的道德标准,以及遍布全国的贞节牌坊。这种违背人性的观念,不仅束缚住每个女人,也绑架了所有男人。
  
  几百年来,这种观念根深蒂固,直到八九十年代才开始有所动摇,思想革命往往是暴风骤雨式的,旧的道德体系被打的粉碎,新的价值核心还未确立,人们往往由于拥有太多选择的自由而陷入纵欲。
  
  这个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以及受时代影响的长辈们,以一切价值评估的姿态,几乎彻底扫荡了贞洁观念,反映在行动上是自由恋爱,这本无可厚非,由此引发的婚姻中的小三儿、以及未婚青年同时保持多个男女朋友却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。这也是“女人红杏出墙是社会进步”观点的社会基础吧。
  
  我浏览跟帖发现,认为“女人红杏出墙是社会进步”还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,不少人反复提到,“男人可以包、,为什么女人就不能红杏出墙”。
  
  恩格斯说,“如果说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道德的,那么只有保持爱情的婚姻才是道德的”,从导师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婚姻的基础是爱情,没有爱情而结婚或是不再存在爱情的婚姻都是不道德的。我十分赞同恩格斯的对于婚姻的看法。
  
  男人包、女人红杏出墙几乎都是双方在感情破裂情况下所为,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瞒着另一方,保持婚姻,这就是不道德的。同理,未婚者同时拥有几个恋人,没了爱情还保持恋人关系那也是不道德的,如果只是那另当别论。
  
  女人红杏出墙不是社会进步,自由恋爱,并以爱情为基础,自由选择开始或结束婚姻,那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。在这个逐渐开放的社会,人们获得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权利,在自由滥用的当下,到了该界定这种自由边界的时候了。


注册情人岛会员可以发表留言!立即免费注册
情感家园
推荐魅力会员

情人岛提倡真情、关爱、生活帮助、事业援助!在这里你可以获得朋友的关爱和生活帮助、事业援助;你也可以给意中的朋友提供各种帮助,共度美好人生!